电动汽车技术
杨志红 高级工程师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电动汽车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 专业方向课 课程代码 A3020057
学 分 4 参考学时 64
适用专业 新能源汽车技术
预修课程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电力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技术》、《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及充电站维护》
后续课程 《智能汽车传感器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开课部门 汽车工程学院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1. 课程性质
《电动汽车技术》课程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掌握电动汽车高压安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电动汽车高压配电、电动汽车驱动装置、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电动汽车辅助电器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使学生能够根据客户要求制定维护计划,培养学生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对电动汽车进行检测、零件更换和维护的专业能力。本课程对应“1+X”新能源汽车多种能源高新系统技术证书知识。
2. 课程地位
本课程以电动汽车维护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出8个项目,进行电动汽车维修安全操作(绪论、电动汽车高压安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电动汽车高压配电、电动汽车驱动装置、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电动汽车辅助电器、实操练习与考试),以完成电动汽车维护典型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实施过程,使学生掌握电动汽车的检测、零部件更换、维护以及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3. 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预先修课程主要包括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电力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技术、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及充电站维护等,为后续的汽车电控技术、智能汽车传感器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教学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方法,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调研和分析,确定并综合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电动汽车维护的行动领域,将行动领域经过教学论加工,归纳出电动汽车维护学习领域,进一步按照企业电动汽车维护的工作任务到工作结果进行相应学习情境的开发,制定课程标准,设计教学单元,同时开发校本教材,明确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要求。本课程建议课时为84。
二、课程目标和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课程的学习,训练学生掌握电动汽车的安全操作规程;使学生掌握电动汽车的检测、零部件更换、维护以及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使用各种维修工具和选择合适的专业工具独立进行电动汽车故障进行维修的能力。
1. 素质目标
(1)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2)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3)具有良好的心里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4)能与客户建立良好、持久的关系;
(5)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
(6)注重环保规定。
2. 知识目标
(1)掌握电动汽车的结构与相关部件的工作原理;
(2)掌握电动汽车电池的常见故障及其检修方法;
(3)掌握纯电动汽车电机的常见故障及其检修方法;
(4)掌握纯电动汽车能量传递路线的常见故障及其检修方法;
(5)掌握纯电动汽车电控系统常见故障及其检修方法。
3. 能力目标
(1)能够挑选和使用所需工具,独立拆装电动汽车的主要部件:电池、电机、控制电脑、发电机、动力和控制线束等;
(2)能单独完成高压线束的拆卸、清理、检查和重新安装;
(3)掌握汽车电机的常见故障测试与维修。电动汽车电池的故障检测与维修;
(4)会使用专用检测仪器读取故障码,并判断故障的大致类型和位置。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课程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
序号 单元(或工作任务/项目/模块等) 知识要求 技能要求 职业素质要求 参考
课时 其中
理论 实践
1 绪论 1.能叙述电动汽车发展史;
2.通过对比传统汽车与电动汽车,能说出两种汽车的不同及电动汽车
的优缺点; 了解电动汽车“三纵三横”基本技术体系,三纵: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三横:多能源动力总成系统、电机驱动系统和控制单元、动力电池和电池组管理系统。 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遵守相关劳动安全、环保的规章制度。 2 2 0
2 电动汽车高压安全 电动汽车高压部件识别及高压防护装置;
了解安全防护服的正确穿戴和心肺复苏的正确操作 1、高压防护用具(安全帽、护目镜、绝缘服、绝缘手套、绝缘鞋等)正确穿戴与使用;
2、绝缘工具使用; 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遵守相关劳动安全、环保的规章制度。 6 4 2
3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 能认识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器件、知道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部件检查、测试、维护方法 能拆装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能检查、测试、维护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 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遵守相关劳动安全、环保的规章制度。 10 4 6
4 电动汽车高压配电 能认识高压控制盒工作原理;知道整车控制器结构功能及上下电流程; 能在遵守五项安全规定和制造商规定的前提下进行纯电动汽车高压电控系统检查、测试和维护工作 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遵守相关劳动安全、环保的规章制度。 8 4 4
5 电动汽车驱动装置 能认识电动汽车驱动装置器件、知道电动汽车驱动装置部件检查、测试、维护方法 能拆装电动汽车驱动装置;能检查、测试、维护电动汽车驱动装置 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遵守相关劳动安全、环保的规章制度。 10 6 4
6 电动汽车充电技术
能认识电动汽车慢充充电部件、工作原理;认识电动汽车快充充电部件、工作原理
能在遵守五项安全规定和制造商规定的前提下进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慢充充电、快充充电部件检查、测试和维护工作 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遵守相关劳动安全、环保的规章制度。 10 6 4
7 电动汽车辅助电器
能认识电动汽车冷却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能认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能认识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 能遵守电动汽车辅助电器的安全保护措施;能分析、检测和维护电动汽车冷却系统、助力转向系统和空调系统 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遵守相关劳动安全、环保的规章制度。 10 6 4
8 实操练习与考试
1.能正确认识电动汽车各部件总成;
2.能正确查找维修手册、电路图;
3.分析电动汽车故障原因;并排除故障。 1、高压防护用具正确穿戴与使用;
2、绝缘工具使用; 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遵守相关劳动安全、环保的规章制度。 6 0 6
9 机动 2
10 总计 64
(二)能力训练项目
表2 《电动汽车技术》课程实践教学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描述 能力目标 学时
1 电动汽车高压安全 电动汽车高压部件识别及高压防护装置;
了解安全防护服的正确穿戴和心肺复苏的正确操作 1、高压防护用具(安全帽、护目镜、绝缘服、绝缘手套、绝缘鞋等)正确穿戴与使用;
2、绝缘工具使用; 2
2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口绝缘电阻的检测 在实训车辆上,检测电动汽车交流充电口绝缘电阻的检测,并记录测量结果,判断是否绝缘。 学生能进行高压安全防护设备的穿戴,会使用数字兆欧表,能进行高压系统断电,会检测绝缘电阻。 2
3 单体电池故障检测 在电池台架上设置4个单体电池故障,学生用万用表检测单体电池电压,判断故障类型;用数字兆欧表检测单体电池对台架绝缘状况,判断是否有绝缘故障。 学生能使用万用表、数字兆欧表,判别单体电池故障类型 2
4 拆装动力电池 通过对蓄电池的外观、液面高度、电解液密度、端电压的检查,让学生知道检测方法与手段,并学会检测仪器的使用与性能判断。 学生能对蓄电池性能进行检测并能判断好坏;知道如何给蓄电池充电;会操作检测仪器。 4
5 更换电动汽车高压电缆 断开高压电源,拆卸高压线束,打开接线盒;用数字兆欧表和万用表检测电动汽车高压电缆,并更换。 能正确使用数字兆欧表和万用表检测电动汽车高压电缆,并更换。 2
6 高压互锁故障诊断与排除 就车设置1个高压互锁故障,能用解码器进行汽车故障码的读取和清除;能进行电动汽车高压互锁故障诊断与排除。 能正确连接汽车解码器;用解码器进行汽车故障码的读取和清除;能进行电动汽车PTC高压互锁故障诊断与排除。 2
7 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性能检测 断开高压电源,拆卸高压线束,打开接线盒;用数字兆欧表和万用表检测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性能检测。 学生能对永磁同步电动机进行识别、具有对各部件进行检测更换的能力,会拆卸与装配。 2
8 驱动电动机的拆装与检测 在工作台上进行解体与装配,拆解与清洗、转子的检测、定子的检测、旋转变压器的检测、温度传感器的检测、三相动力电缆的检查及装复后的检验 学生能正确进行解体与装配,能使用万用表对驱动电动机的参数进行正确检测 2
9 充电台架故障检测 在充电台架设置4个充电故障,用万用表和数字兆欧表检测,判断故障类型; 学生能使用万用表、数字兆欧表,会正确检测,判别充电故障类型 2
10 交流充电CC信号故障诊断与排除 在实车上排除交流充电CC信号故障 能正确连接汽车解码器;用解码器进行汽车故障码的读取和清除;能进行电动汽车交流充电CC信号故障诊断与排除。 2
11 电动汽车PTC低压供电故障诊断与排除 在实车上能进行电动汽车PTC低压供电故障诊断与排除。
能正确连接汽车解码器;用解码器进行汽车故障码的读取和清除;能进行电动汽车PTC低压供电故障诊断与排除。 2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法
本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建议采用以实际任务驱动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在进行理论知识传授时,先针对单元教学内容根据新能源汽车实际维修的案例,每单元教学第一次课时向学生交代工作任务,然后将工作任务分解到每次课中并将本单元学习知识点重新排序,让理论与实践紧密联接;多采用引导文、思维导图、问题导向、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多采用仿真教学软件、实物教具、动画课件等媒介。在进行实验实训项目时,教师应安排具体工作任务,用工单引导,以小组形式进行;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沟通合作能力,强化学生安全、环保意识;对学生工作绩效合理评价。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项目训练后,使学生能够对新能源汽车的电器设备进行拆装、检测、维护、更换;能够对新能源汽车电气线路进行分析、检测、故障判断、故障排除;能够和他人沟通合作。
(二)学习要求
1. 课内学习要求
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室
情景模拟:电动汽车实训室
2. 课外学习要求
网络教室、自学辅导中心等
(三)学习评价
1. 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在各个阶段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和检测。在测试命题中要注意客观型试题、主观型试题、记忆型试题和应用型试题的适当比例,避免过多使用多项选择题的偏向;同时,还要注意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行更全面的考核和评估。考试是一种重要的评估手段,但不是唯一的评估手段。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平时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实践课完成质量等,均纳入期评。学期末进行一次考试,采用闭卷,主要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考试以课本内容为主要依据。在考核专业知识的同时,着重考核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要做到科学,公平和规范。
2. 考核评价标准
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具体考核项目如下:
(1)平时表现(30%):通过考勤手段,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
(2)实操考试(30%):通过平时作业,考察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掌握程度。
(3)理论考核(40%):安排一次理论测试,全面考核学生对电动汽车系统理论知识的掌握。
五、教学资源
(一)教材和参考资料
(1)敖东光 宫英伟、《电动汽车结构原理与检修》、.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09
(2)赵振宁、《电动汽车原理与故障诊断》、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8-8
(3)程广伟、吴刚、《新能源汽车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8-09
(4)赵航、史广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06
(5)《电动汽车技术》工单,校内自编
(二)课程资源配置
(1)本课程省级教学资料库《电动汽车技术》网络课程https://mooc1.chaoxing.com/course/200792483.html
(2)本课程教学多媒体课件
(3)相关汽车技术的网站
中车在线:http://www.713.com.cn
畅易汽车网:http://www.car388.com/
笛威欧亚汽车维修网:http://data.eaat.com.cn/
中国汽车检测维修专业网:http://www.auto-tester.com
汽车维护与修理网:http://www.autorepair.com.cn
汽车学习网:http://www.autostudy.net/
汽车论坛:http://www.qclt.com/
六、其它说明
1、本标准为进行《电动汽车技术》教学指导性文件,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学习本课程应达到的最低要求;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地讲授,可结合课外相关电动汽车技术产品资料学习,且要突出重点,对教材上其余内容,教师可布置为课外自学内容。